1月23日,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724点,创近3年新低。仅隔一天,指数深V反弹,收复2800重要关口。业内热议,背后或与平准基金这一“万亿大饼”有关。
什么是平准基金?
平准基金,又称股市干预基金或稳定基金,是政府通过特定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,利用逆大盘指数方向的交易,来熨平证券市场的非理性剧烈波动。
平准基金是一种处理市场危机的非常规手段,具有非盈利性,资金规模大等特点,在筹资和政策引导方面具有极大优势。
资金来源于财政注资和金融机构支持,买入资产主要包括大盘蓝筹股、债券和ETF等。存续期一般都超过一年,且通常在股市处于上涨行情、基金获得一定盈利的情况下退市,以避免损害股市的稳定性。
股市稳定器?
放眼全球,成熟资本市场包括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,都曾推出平准基金“救市”。以香港和日本为例:
香港成立平准基金的背景是1998年索罗斯等国际资本狙击港元,期间东南亚等国家汇率纷纷失守引发亚洲金融风暴,国际炒家集中卖空港元和港股,恒生指数于1998年8月13日跌至谷底。
为此,香港政府动用了1181亿港元外汇基金买入了33只恒生指数股,成功抵御了国际炒家的正面攻势,赢得了这场“金融保卫战”。1998年8月底,恒生指数企稳回升。
之后,香港财政司成立了外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,负责管理救市过程中买入的股票。到2002年。香港政府收回了动用的全部外汇基金,并通过盈富基金将这些“官股”出售给投资者。
日本平准基金的设立时间更早,次数也更多,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三次。
(一)1963-1965年间,日本经济基本面下行,叠加美国加重资金募集税额,导致日本大量投资信托基金解约,流动性中断导致日本股市崩盘,1963年末日经225从年内高点暴跌26%。
1964年1月,日本政府设立共同证券基金,由14家银行和4家券商共同出资,向股市注入1905亿日元,用以购买超跌的股指成分股。1965年1月,日本政府又追加3200亿日元买入超跌成分股之外的股票,同年第三季度,日经225开始止跌回升。
(二)1995年,房地产泡沫破裂叠加神户大地震,1994年日本GDP增速转负,日经225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下跌了近5000点,1995年6月,日本政府组织银行业成立股市安定基金,投资规模约2万亿日元,随后日经225在年内基本抹平了上半年的跌幅。
(三)2010年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,日本采取了更加简单粗暴的救市方式——日本央行亲自下场购买股票和ETF,1万亿日元注资极大提升了股市流动性。
2012年前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上任后,进一步加大了购买规模。2013年日经225创下了自1972年以来最佳年度表现,此后走出了10年之久的牛市。
这一救市方式沿用至今。2020年疫情爆发,日本央行将年度ETF的购买规模增加一倍,达到12万亿日元。到2022年,日本央行持有全国80%的ETF。
2023年至今,伴随日本股市大幅攀升,市场聚焦日本央行何时抛售这巨量头寸。
A股呼唤平准基金进场
2023年A股大幅震荡,“国家队”接连出手,10月中央汇金出手增持四大行,以及12月国新投资增持央企ETF时,就曾引发过一波关于“平准基金”的讨论。
2024年以来,A股一再探底消磨市场信心,平准基金进场再次被寄予厚望。
当市场出现过度恐慌或非理性下跌时,平准基金可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。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当前是推出平准基金的好时机,市场连续下跌出现了破位的走势,特别容易触发杠杆资金被动抛盘,需要外力才能扭转这种颓势。
短期来看,平准基金遏制股市下滑成效显著,但从长期来看,其维稳效果也取决于政策和经济修复情况。
1月24日,央行宣布降准降息,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。
一般而言,平准基金规模在股市总市值的3%-6%之间,以当前A股约80万亿总市值测算,设立平准基金预计在2万亿-5万亿元之间。
因此,若降准降息叠加平准基金形成政策“组合拳”,对当前萎靡不振的A股市场或许能带来更大刺激作用,有效带动市场信心修复和增量资金入场,落实建设“以投资者为本”的资本市场。
撰稿 | 苏苏
编辑 | 苏苏
编审 | Leyla